首页 > 机关作风我来评 > 作风直达

【民呼我应 民忧我解】案例展示|市交通运输局:畅通出行“大动脉” 筑就民生“幸福路”

时间:2025-02-12  来源:机关先锋网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2024年,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模范机关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强作风、优服务、促发展”活动,以优良作风推动为企解忧、为民解难,涌现出一批“民呼我应、民忧我解”优秀案例。现展示部分优秀案例,希望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进一步淬炼党性、锤炼作风,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百姓诉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交通出行事关民生福祉,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行动,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交通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乐享其行,织密城市公共交通网。积极推动“党建引领 幸福公交”书记项目,围绕群众需求及时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对群众提出的“东北塘区域增开公交线路”诉求,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公交企业新辟公交微循环线暨微巴19号线,该线路由艳阳路(承塘路)始发至承塘路(春塘路)返回,链接多个居民小区,满足居民买菜、上学、就医等需求,该条线路自开通以来日均客流585人次,千公里客流达到了1702人次,深受片区居民的欢迎,尤其是老年群体。以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定制公交、动态公交、巴士进社区等“小特微”公交运营新模式。新辟及优化74条校园定制线,切实解决上学接送难的问题;推出“网上预约”动态公交,新增 28 条“响应式”停靠线路;开设巴士邻居9个站点13条社区微巴,通过“公交进小区,下楼直接坐”的形式,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实现253条公交线路、446个公交站台与地铁衔接,其中73个公交站点可在100米以内换乘地铁,进一步完善了公交地铁“零距离”换乘功能。

  建桥开路,破解“高铁房"出行难题。位于梁溪区的世茂璀璨时光小区与铁路无锡站一路相隔,小区仅有一个南门出入口供机动车通行,南门外即是兴昌路,每天小区私家车主出行都会碰上高铁接送站的车流,遭遇“出门就堵”的窘境。小区原规划在东门建造桥梁延伸到道路上,但因开发商资金问题导致东门桥项目被长期搁置。在接到群众反映后,市交通运输局靠前一步,把推动该小区东面通行桥梁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多次牵头召开推进会议,沟通协调市和区两级规划、住建、市政、公安、城管以及市交通产业集团等多个部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深入现场督促推进,整合各方资源,齐心协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去年12月31日桥梁建设完成,顺利连通通益路,极大提升了小区居民通行效率。该实事项目被无锡广电《一访定心》专栏报道,小区业主向市交通运输局赠送了“为民解忧办实事 民生工程暖人心”锦旗。

  惠农兴产,打造美丽平安农村路。一路通,百业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积极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创建美丽农村路80公里,平安放心路6条,惠山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双百”行动 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赴宜兴邵东村、惠山区南塘社区实地走访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和基层需求,制定挂钩共建实施方案,协调江苏中设集团编制村庄提升规划方案。成功争取市级农路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推动邵东村、南塘社区道路改造、建筑外立面改造、亮化改造等工程,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有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