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

市教育局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2年07月13日 [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2021 年度市级机关单位综合考核满意度评价情况反馈函》已收悉,“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对我单位年度满意度评价共提出17条意见建议。经梳理,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建设(1、8、12)、学生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2、3、16)、教育公共服务(2上下学交通安全、3、5、10)、教育管理和改革(4、6、7、9、13、15、16)、校外培训机构管理(11、12、14、17)等方面,现就相关情况与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是深化有偿补课治理成效。召开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从市、区、校三个层级,聚焦“双减”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谋划工作,进一步部署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工作。发起师德师风主题倡议书,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恪守师德底线,把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觉实际行动。建设师德涵养教育基地,通过“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建设等方式,提升师德建设实效。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开设“我为良师”大讲堂,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开学教育和各类培训第一课,让“十项准则”入脑入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践行。

  二是加大师德失范惩处力度。持续做好逐级压实书记校长党政同责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的分管责任和教师的岗位责任,给教师立规矩、画红线,严明惩戒措施。明确各地各校要将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情况等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师德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紧盯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治理有偿补课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对教师队伍管理松懈,治理有偿补课不力的学校,取消学校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书记校长责任。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在教师绩效考核中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的权重。

  三是打造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现有培养体系,启动“锡教名家”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具有无锡特色的分层合理、接续有力、素质超群、贡献突出的教育人才梯队,使无锡成为全国教育人才高地。依托名师工作室、“四有”好教师团队、博士工作站、优才成长营和高校合作培育项目等培养载体,为各类教育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建立“阶梯式”青年人才支持机制。

  四是强化教育人才评价管理。建立以能力、业绩、创新价值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加快推进全市教师发展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对教育人才进行信息搜集、数据分析、精准画像、跟踪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人才全周期培养。修订完善教育人才考核管理办法,坚持破“五唯”,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推动教育人才持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市教师整体素质提升。

  二、关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方面的问题

  一是持续加强学校规范办学的责任意识。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会减负工作政策要求。引导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二是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减负工作氛围。各级教育部门主动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和社团组织,共同做好“减负”工作。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对“减负”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减负”工作。学校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等途径,组织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家庭教育观,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减负”和孩子的学业成绩,把对孩子的爱转化成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密切配合学校,把“减负”落到实处。

  三是多方发力聚集做优校内教育。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做优校内教育,分项设立课堂教学改革、作业设计、作业公示、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创新实验校”,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双减”工作取得新进展。扎实部署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课程资源,遴选第三方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引导各民办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规范办学品质。建立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制定民办学校年度检查等工作意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四是五育并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大力推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文明素养培育工作。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建构多渠道、多形式、多方联动的融通式文明素养教育课程。抓好日常文明行为规范教育,从细微处着手,从具体行为规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与校外各类文明礼仪教育场所资源共建共享,打造融文明素养教育于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文化的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提升家长责任意识,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实施体育特色提升工程和艺术素养培育工程。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推动劳动教育普及。

  三、关于“教育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

  一是持续加强校园周边秩序及学生交通安全。根据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精神,校车服务的对象为难以保障就近入学,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下学需要的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鉴于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功能不断完善,特别是考虑到使用校车运行成本高、交通安全风险集中等因素,我市在市区原则上不再增加校车数量。今后,我局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规划,指导科学划定施教区范围,督促学校优化家长交通接送方案,协调公安交警、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举措。积极开展错时错峰放学调研,进一步完善错时错峰放学安排,及时分散同一路段人流车流,缓解同一路段交通拥堵情况。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及时准确向家长发送学生放学时间,减少家长及车辆在学校周边等待时间,提高道路通勤效率。

  二是深入推进学校食品安全和质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食材配送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有力推动下,全市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食材配送持续有序运行,学校食材安全从严把关,膳食营养合理搭配,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好评。无锡做法和经验吸引着全国各地代表团前来观摩学习。目前所供应食材种类约99%以上都是生鲜类、冰鲜类、常温保存类食材,主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洁蛋、冰鲜猪肉、冰鲜水产、冰鲜禽类、冰鲜牛肉、优质品牌的米、面、油、调味料等。为满足师生餐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仅选取少量市场流通的优质品牌速冻食材用于配色或作为辅料,在学校菜单安排上速冻食材的频率平均每两周一次。后续将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管理责任意识,规范菜肴制作过程,提高厨师烹饪技能水平,从而不断改善学校食堂膳食质量。

  三是有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实效。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充分挖掘教师潜力,深入开发校本课后服务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已出台《关于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试行)》,完成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遴选工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定量”“定标”“定层”“定法”“定人”“定制”等原则突破作业管理难点,整体推进作业设计与管理;通过作业自选清单畅游“HUI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探索新知;统整课内课后教学活动、统整校内校外资源、统整学生多样化需求,建构一张新的“大课表”等。后续将着力健全考勤管理、巡查监管、应急预案、食品安全等相关管理规范,推进课后服务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检查指导机制功能,加强动态信息管理,确保课后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四、关于“教育管理和改革”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认真贯彻落实《无锡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例》,大力推动区域内优质学校、普通学校结对共建,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82.81%,列全省第二。新吴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我们将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工作。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制我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意见,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协作等机制,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效应,深化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探索实施学区化管理,办好每一所学校,进一步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距,努力办成“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和招生考试改革。加强学校办学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公民办学校一视同仁,按照规范办学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招生等方面加强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实行等级评价,低年级实行多元化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招生,民办学校超过招生计划的采用电脑派位方式招生。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相关信息,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招生工作规范运行。深化中考中招改革,我市新中考方案2022年平稳有序推进,不断优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和程序。近两年在生源自然增长的基础上,我市逐年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今年新增两所新的公办高中招生,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比例约57%。

  三是推进施教区科学有序划分。施教区划定,一直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我局一贯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今年以来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研判,排查上报涉稳隐患,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下发十余份涉稳提醒函,进一步压实责任。下阶段,我局将进一步强化科学严谨决策,加强对各地各校督促指导,涉及学区划分、过渡办学等重大教育事项,需广泛听取家长等利益相关方以及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多方论证和风险评估。强化教育资源统筹,压实各地责任,加快学校建设进度,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大涉稳隐患排查化解,强化市、区联动,实施动态排查,实时掌握底数。实施“一案一策”,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化解时限。

  四是加强教育科研和质量提升。积极推动区域课程教学的高品质发展,有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向实践层面的转化落实,形成一批理念前瞻、成效明显的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促进区域课程教学的转型发展。着力聚焦直属学校质量提升,深入开展对市属学校大范围、全覆盖的教学调研视导,深入课堂一线,与教师面对面磨课、听课、评课,规范学校教学管理、研究学科教学难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闭环管理,组织高水平考试联考,举办质量分析会,保障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教研科研机制,搭建“教科研训”一体化新型平台,探索重大课题引领、关键项目驱动、协同创新攻关的教科研训新模式。创新教研调研方式,将重点培育和全面指导有机结合,分层分类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持发扬优势学科传统,扶持激活薄弱学科潜能,整体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开展教科研训队伍专业素养培训,以课程、教材、教法与教育、教学、评价为主线,持续促进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科研训质量的稳步提升。

  五是多管齐下加强教育收费监管。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常态化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每年春季及秋季学期2次通过我局网站及时发布《无锡市中小学(幼儿园)收费标准表》,指导各类学校规范开展新学期收费。加大教育收费监管力度,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形成联动机制,对教育收费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定期或根据工作需要,联合对全市教育收费进行检查,主动公布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加强教育收费的社会公众监督制约。为解决民办学校乱收费难题,我局大力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对发现的乱收费现象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将教育乱收费纳入民办学校年度办学考核。

  五、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化风险隐患预警处置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高度重视校外培训机构涉稳矛盾依法处置工作,市领导主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会商研究;市委教工委、市教育局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面协调调度;市级培训机构治理、社会稳定、信访工作等三个联席会议工作平台有机融合,建立20个市级部门(单位)参加的旬例会机制,互通信息,共同研判,目前已经召开8次例会,多部门之间凝聚合力,形成各司其职、联动防控的良好态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分别约谈200多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加强对重点机构进行风险研判,开展法律宣传和诚信教育,努力避免培训机构“躺平”“爆雷”发生。我局本着“防范在事先、化解在源头”的原则,对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机构,部署属地教育部门摸清底数、关注实地经营情况,并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对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进行法律宣传和思想教育,同时积极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联系银保监部门监测机构账户资金流动情况,联系公安机关安排属地派出所进行查访,努力做到“控人”“控钱”,防范风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市已经建设启用培训机构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通过“灵锡”App中的“锡心教培”模块发布课程、报名签约和缴纳学费,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二是积极稳妥化解培训机构涉稳矛盾。前阶段,全国精锐教育、纳思书院等校外培训机构因自身经营问题出现非正常停业情况,引发家长退费纠纷和相关网络舆情,我市也有所波及。市教育部门一方面迅速摸清涉及学生、教职工数量和未消课学费金额,汇总机构负责人和银行账户基本信息,及时向市委政法委、公安、信访和金融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协调属地政府和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机构资金调查、重点人员疏导稳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网络舆情宣传引导等工作,督促机构拿出退费保障措施,推动矛盾化解;另一方面,做好学生家长、机构员工安抚工作,建立与家长定期沟通交流机制,组织登记汇总退费信息,积极引导学员分流安置,并尽力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督促属地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家长的诉讼请求,切实维护家长权益。目前,矛盾处置工作正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指导协调下有序推进。

  三是坚决整治违规学科类培训问题。全市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通过各种形式多频次公布监督电话,及时核查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同时,压实属地治理责任,抓住节假日、休息日等关键时间节点,针对义务教育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等关键对象,印发通知文件,组织执法力量,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开展办学资质、培训行为、教学内容、服务合同、变相违规等问题“五个专项行动”,挂图作战,集中整治,特别是对7类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变异形态和8个方面重点问题,坚决重拳打击,切实巩固“双减”成果。近期全市出动巡查检查1253批次,投入执法检查力量8012人次,检查培训机构786家,查处违法违规问题21起,关停违法“黑机构”5家。市“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连续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寒假前后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无锡市开展线上巡查专项行动打击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持续加大违规学科培训打击力度,联防联控,防止反弹寒假期间全市各相关部门累计投入执法检查人员850人。我局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局领导带队,多次赴各市(县)区督查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和规范办学监管工作。

  四是关注重点场所违规问题查办。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企业属于家政服务类市场主体,直接在企业登记机关注册登记,经营内容是一般性经营项目,无须前置许可,经营活动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对托管项目进行行政许可,也不是托管企业的主管部门,托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由相关部门依责处置。托管服务场所容易隐匿违规学科培训问题,我局为防范打击已经转型、注销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借晚托服务为名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一方面开展培训机构名称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培训机构治理,明确各类“教育咨询”“教育科技”“教育投资”“托管”等服务企业不得开展与其经营范围不相符的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印发《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针对已经压减的培训机构再次复查复检,全市开展“回头看”检查252批次、投入执法力量1770人次,检查已注销机构852家。

我要评价

  欢迎对各单位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评价,请您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不了解”五选一的方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以点击按钮提交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将适时把您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不了解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意见建议 评价公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