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

市委编办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5年09月17日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一、针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共性意见建议

1.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一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加快健全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用好教育机构编制管理决策辅助模型,超前谋划教育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方案,积极稳妥应对生源“排浪式”变化。二是加强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调研,分析职能履行和人员配备、服务范围和人数、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等数据,探索建立医疗领域编制管理辅助决策模型,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三是指导江阴市、惠山区等地加快推进紧密型医体试点改革,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编制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四是赴基层开展医养结合运行情况调研,了解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护理院后为困难群众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当前仍存在哪些矛盾困难,有针对性地加强机构编制保障

2.健全完善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配套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一是出台履职清单管理使用手册,规范岗位管理、职责严格准入、清单动态调整、应用执行监督评估、县乡协同配合等配套机制,推动清单落地落实见效。二是持续完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加强与履职事项清单的有效衔接,厘清职责边界,提升派单效率,推动解决更多难点堵点问题。

3.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精简指标体系,树立为基层减负赋能鲜明导向。一是重塑市级机关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大幅减少考核责任部门,精简考核指标和内容。二是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尽可能利用现有材料,避免加重被考核对象负担,充分加强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尤其在材料报送、审核评价、汇总评分等环节加强数字赋能。三是完善考核管理机制。适当简化季度评测、半年度考核,解决以往考核过频过繁、部门负担过重等问题。

4.进一步减化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口径动态更新机制,通过专题培训、简明指引等形式,确保基层机构编制部门及时、准确掌握上级最新要求。二是对于基层上报的机构编制申请事项,强化前期沟通与业务指导,充分研究动议事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明确标准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减少后期反复,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三是严格对标省市规定,全面梳理申报、评估材料清单,结合实际精简整合材料内容,在资料数据有效期内一次报多次用;强化数字赋能,对非涉密文件探索实行材料在线提交、流转与审批,压减线下沟通成本。

二、针对“政府工作部门过多,造成严重财政负担”的个性意见建议

一是严格执行中央统一明确的市县党政机构限额,持续推动党政机构改革后部委办局和群团机关内设机构整合优化,突出“大处室”导向,规范中层领导职数设置。二是指导市(县)区进一步厘清区镇(街道)职责边界,根据功能区建设发展实际,继续推动镇(街道)适时剥离经济发展职能,交由功能区统筹管理,同步优化调整职能机构,镇(街道)不再设置经济发展类职能机构,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三是从严控制审批新设事业单位、核增事业编制,凡是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能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可通过职能调整等方式由现有机构承担的、可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能的,不再新设立事业单位或增加事业编制四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精准管理教育和医疗领域编制使用,最大化用好用活现有教师和医护资源,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五是加强编外用工规范管理,结合各机关、事业单位运转特点和工作实际精准测算,分类细化研究政策口径

我要评价

  欢迎对各单位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评价,请您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不了解”五选一的方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以点击按钮提交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将适时把您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不了解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意见建议 评价公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