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会工作部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根据《2024年度市级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满意度评价情况反馈函》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方面意见建议落实的具体举措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有关要求,坚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工作原则,严格对标对表,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动为基层减负各项任务要求落地落实。
(一)从严从紧落实刚性规定。对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江苏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负面清单(试行)》各项要求,落实全省社会工作系统补充负面清单,建立部领导基层工作联系点,完善部机关制发文件前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质量,科学统筹各类会议活动,严守借调干部、督查考核、调研检查、创建示范等纪律要求。针对起步运行之初人少事多的现实困难,充分发挥现有人员作用,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
(二)标本兼治抓好清理规范。一是统筹规范行业协会商会到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调研。专门下发通知传达部署上级要求,指导推动协会商会建立完善调研管理内部审批程序,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通过随机抽查和电话抽访等方式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测提醒,联合相关部门共开展10次日常性的监督检查,未发现低质量调研或违规情形。二是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违规发帽子、搞评定、创建授牌、评比表彰等问题。牵头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年度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治理、联合督查等,通过查阅行业协会商会活动档案和财务账册进行全面排查。三是排查整治面向基层经营推广保险有关问题。组织全市314家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抽查金融、安全、快递、医药、农业等领域15家市级行业协会,目前未发现相关问题。
(三)靶向发力推动轻车壮马。一是强化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举措落实。推动市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常态化运转,研究起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马赋能”重点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举措、倒排工期、加强协同,持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向基层下沉。二是强化村(社区)履职事项和协助履职事项清单运用。紧盯在基层治理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等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出台并推动《村(社区)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村(社区)协助履职事项清单》在基层实践中落实落细。三是强化减负观测点作用发挥。密切联系全市8个村(社区)减负观测点,紧盯牌子多、台账多、证明多等减负顽疾,了解各项减负政策在村(社区)执行情况,定向征集线索。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对基层反映的要求出具清单外的盖章证明、以属地管理为由交办职责范围以外事项、动辄签订责任状等加重村(社区)负担的问题,及时抓好闭环整改。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做好赋能增效。起草《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实施意见》并完成首轮意见征集修改工作。常态化开展社区工作者“评星定级”工作,推动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营造为社区工作者拴心赋能的良好氛围。
二、针对性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社会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系统谋划,紧扣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一)健机制提质效,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具体工作举措,建立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新兴领域党建协同推进体系。启动“两个覆盖”集中攻坚,组建工作专班,在基层党建管理平台开发新兴领域功能模块,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提升工作质效。强化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清理规范评比表彰活动,推动行业诚信自律,促进健康发展。深化“村会牵手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双走进、双服务”活动,部署开展“行业协会助力提振消费”活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更好发挥作用。做好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深入开展穿透式调研,制定暖心聚力专项行动方案,推出友好场景建设、困境救助、助新成才等10件实事,落实关爱帮扶和职业发展举措,推动解决“进门难”等痛点问题。构建市县两级“1+8”新就业群体舆情监测和风险防控工作体系,设立12个基层信息直报点,优选100名信息直报员,动态掌握新就业群体诉求。
(二)抓重点强攻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深化拓展。深入实施集宿区品质提升行动,统筹部门资源研究国债等资金支持政策,推进第二批外来就业人员集中住宿区改建(提升)项目,提升集宿区整体服务水平。开展“善治无锡 向美而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项目征集活动,聚焦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养老托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通过项目化运作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社区治理难题。深入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4条举措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马赋能”重点任务,开展议事协商目录、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编制试点工作,动态跟踪村(居)民委员会履职事项清单、协助履职事项清单落实情况,持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向基层下沉。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实施意见》,组织各地开展社区工作者招聘和分级分类培训,推广“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升能力素质。
(三)夯基础树标杆,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稳步提升。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动员,健全“三级联动”培训体系,全市考试报名人数13584人。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和提升工程,组建全市首批社工人才库。组织“爱满无锡 志愿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聚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常态化开展助力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祭扫、文明交通、关爱特殊群体、敬老助老、消防宣传等志愿服务。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在试点社区实施一批“小而美”的“社志”融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