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红十字会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根据《无锡市委考核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度无锡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及各领域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以及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组织的对市级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满意度的评价反馈,市红十字会党组高度重视,认真剖析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意见建议,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落实举措。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针对“市政府民生领域职能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聚焦群众关切的核心诉求,制定政策要紧密贴合民生需求,执法实践要充分彰显法治温度,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整改措施如下:
1. 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围绕构建“实事项目+健康服务”一体化模式,持续深入开展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公共场所AED配置”,继续扩大培训覆盖面和社会效能,推动救护培训“七进”活动,全年完成持证培训3.41万人、普及培训14.8万人。在学校、政务服务大厅、消防等重要场所新配置AED设备150台,累计588台,并纳入灵锡健康地图。
2. 优化惠民品牌项目建设。聚焦“一老一小”,持续做好红十字“帮你回家”定位手环、全民防癌商业保险、特殊困难群体免费住院医疗服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站等10个人道救助“微幸福”项目,升级“红十字帮你回家定位手环”项目APP,开发微信端小程序,提升受助群众使用便捷度。
3. 增强基层阵地服务效能。主动将民生福祉项目融入基层阵地建设,依托博爱家园、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学校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景区救护站等基层阵地,精准开展救护培训、健康服务、助困帮扶、心理疏导、养老照护等志愿服务1200余场,受益群众20万人次,确保人道服务精准对接社区需求。
二、针对“政府部门要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基层工作人员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服务于群众”整改措施如下:
1. 精简材料报送。按照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培训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进向下文件减量提质,并精简和规范会议数量流程。
2. 规范调研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范调研督查检查,着力改进调查研究方式,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现代调研方式,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率,避免扎堆“亮点单位”。
3. 强化痕迹管控。深化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行电子化台账,充分利用市红十字会综合信息系统、“‘救’在身边 应急救护服务平台”等进行信息汇总、数据归集,最大程度减轻基层负担。
三、针对“建议市、区级机关领导能够多下基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多了解老百姓实际需求,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提高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整改措施如下:
1. 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围绕红十字会工作更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班子成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基层红十字会、博爱家园、救护培训基地、学校生命安全体验馆、景区救护站等服务窗口开展工作调研5次,检查业务熟练情况和实地体验服务质量,听取基层红会、基层群众、受救助困难群众对市红十字会意见建议24条,不断强化工作监督,提升工作质效。
2. 精准摸排困难群体。积极参与市高效办成社会救助“一类事”改革试点,探索利用“无锡市高效办成社会救助一类事”综合管理平台,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快速精准的社会救助政策匹配服务,促进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积极践行“四下基层”,结合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以及“博爱送万家”活动,实施精准救助628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2.56万人。
3. 扩大人道帮扶覆盖面。常态化开展市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困难家庭纳入重点关注关怀范围,对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或生活陷入困境的新就业群体家庭给予救助,紧密贴合人民群众所关切的核心诉求,积极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
四、针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解决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希望各机关单位能多做实事,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行动落到实处,务实为主,勿行形式主义,多为底层老百姓解决困难,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机关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整改措施如下:
1. 开展专题调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赴基层红十字会、服务窗口和社区开展“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专题调研,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同步加强工作督导、听取群众意见、优化服务效能,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2. 强化风险防控。按照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培训会精神,严格对照《江苏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负面清单(试行)》进行风险排查,对苗头性问题预警约谈,防范涉及文风会风问题隐形变异。
3. 成立工作专班。成立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开展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