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

市审计局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5年09月23日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针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意见建议,市审计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具体如下:

一、加大调研问计于民,打响锡审惠人品牌

近年来,市审计局坚持执审为民,努力通过审计监督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事、烦心事。在今年的殡葬领域审计、医保基金审计等项目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形成推动惠民殡葬政策“免审即享、应免尽免”,提升门诊特殊病资质认定的覆盖面,让医保更加便民利民等审计建议,相关审计专报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进一步深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国企、乡镇街道内部审计指导,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常态化帮助基层梳理问题,打通难点堵点,对审计中的典型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提醒,推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依托南京审计大学举办面向基层单位和市属国企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班,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提升能力,助力基层规范有序运行。

二、优化方式统筹联动,推动基层减负增效

推动市县两级联动,从内部加强项目计划和组织统筹,制定《2025年度审计统筹工作要点》,推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重点审计事项与部门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融合实施,涉及同一单位的多个审计项目同步实施或成果共享,通过统筹实施减少基层反复核查负担。不断完善问题线索提供收集、会商研判、联合核查机制,组织市委审计委员会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商全市审计工作,推动与纪委、巡察、人大、组织等部门监督协同,经济责任审计、国企审计相关做法在全市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和国资监管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不断推动审计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集中分析+分散核查”数字化审计模式,在今年的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精准筛查,提前锁定异常指标,将现场核查对象从79家压减至12家,现场审计时长平均缩短15天,编制动态更新的数据资源目录,随时供基层审计机关、相关审计组调用,减少数据重复采集和资料反复索取,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推动基层少跑腿。

三、聚焦主业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对照2025年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涉及我局重点任务,在审计中着重审查被审计单位“政绩工程”“新形象工程”行为治理、节庆论坛展会等相关情况,做到审深审透重点风险问题、客观公允做出审计评价。

今年以来,一是围绕党政机关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审计监督,在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向第三方购买服务情况,揭示了部分单位先接受服务后购买、未进行比价、合同执行情况跟踪不到位等问题,通过规范外包服务管理控制“三公”经费;二是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计监督,对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等4个项目开展竣工决算审计,聚焦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合规性审查,紧盯概算执行、工程变更等关键环节,同时强化轨道交通、312国道、美术馆等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全流程监督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保障财政资金高效使用。

下一步,市审计局将进一步立足主责主业,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一是靶向监督助减负,将《若干规定》《负面清单》中相关要求融入到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围绕政策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以及基层反映强烈的“负担过重”问题,着力揭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助力打通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着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二是合力监督提质效,进一步转变审计理念,拓展与纪委、巡察、人大、组织等部门协同的内容方式,一方面更好凝聚监督合力,形成动态震慑,另一方面更好统筹安排审计项目实施,避免对同一地区、同一单位、同一事项多头监督,建立审计信息实时共享机制,做到同一审计事项只审一次、同一类型资料只要一次,切实做到既减负又增效;三是立足自身绷紧弦,持续对照《若干规定》7个方面和《负面清单》10个方面要求和通报的典型案例,在精文减会、改进调查研究、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方面,认真做好评估,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对本局处室和公务员开展考核考评,始终绷紧“减负”这根弦。

我要评价

  欢迎对各单位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评价,请您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不了解”五选一的方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以点击按钮提交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将适时把您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不了解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意见建议 评价公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