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根据《关于2024年度市级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满意度评价情况反馈函》的要求,我局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宗旨意识,把此次意见整改落实作为提升生态环境系统作风效能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安排局机关党委牵头负责,全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协同发力,针对反馈的7条涉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方面的共性问题和3条针对性意见建议,逐项分解,逐项过堂,深入剖析原因,立即开展整改,并建立了长效巩固机制。现将评价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共性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减负工作思想根基。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集中性纪律教育重点内容。局领导班子带头开展“基层减负与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建立“局领导—板块—基层”三级联动机制,形成 “以上率下、上下协同”的减负工作格局。二是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全系统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及省市配套文件,市局党组会传达一季度、二季度减负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厅减负培训会议精神,通报多起市级典型问题,通过“党组领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三级学习体系,实现全员覆盖。建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库”,定期通报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典型问题,推动干部职工从思想深处破除“痕迹主义”“过度留痕”等错误观念。三是压实责任链条。制定《市生态环境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责任清单》,明确党组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监督责任、业务处室直接责任“三级责任架构”。建立“周调度、月研判、季通报”工作机制,确保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四是严格监督执纪。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围绕“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江阴局、惠山局内巡监督工作。开展执法领域“嵌入式”专项监督,市局机关党委联合执法局,远程抽查5个派驻执法局6组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执法工作流程、权力风险点的跟踪稽查与监督,预防执法监管中的廉政风险。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完成梳理问题清单、整治整改、现场警示教育等环节的学习教育内容。
(二)开展专项整治,推动问题整改见行见效。一是精文减会提质效。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年度发文总量,从严抓好发文立项、减负一致性评估、备案审查等工作。梳理今年以来各处室、直属单位发文情况,及时提醒预警,2025年一季度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5.38%。必须召开的业务会议能合并则合并、能精简的则精简,严格控制会议频次、开会时长。二是借调管理规范化。召开会议专题部署“规范借调干部”事宜,及时传达市减负办关于排查违规借调基层干部通知文件精神,全面完成借调干部清退工作,组织现场核查,杜绝出现“清而不退”“明退暗留”“隔空借调”等情形。三是督查考核精简化。停止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条线综合考核,只对派出机构开展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不再要求各派出机构报送与综合考核相关指标类支撑材料,明确派出机构只参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四是强化问题整改。围绕省、市减负办通报相关问题,深化整改措施,同时,针对其他单位、地区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检视、自我警醒。重点围绕通报排名、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等领域开展全面排查,举一反三。
(三)优化服务举措,切实减少基层企业负担。 一是规范执法行为。按照依法编制、规范精简、务求实效的原则,全面梳理生态环境执法事项,分级编制执法事项目录,在《无锡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4年版)》基础上,定期完成事项清理和动态管理,压实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主体责任,严禁超范围执法检查。二是开展联合监督。科学制定执法计划,压缩频次和规模,合并执法事项。一方面,在机动车尾气排放、第三方监测机构、港口码头、餐饮油烟、危险废物、五大类重点环保设施等领域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实现“综合查一次”。另一方面,整合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及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开展局内部条线联合监督,减少基层及企业负担。三是推进“非现场”执法。将加强非现场执法作为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方式的重要抓手,抓实抓细非现场执法工作。2025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执法2574次,其中非现场执法1201次,占比47%。四是落实正面清单。对全市518家正面清单企业实施“差别化监管”,对其纳入工单任务的一律以非现场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扰”。设立正面清单企业执法减负监测点位,指导督促全系统落实执法减负要求。
二、针对性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1. 建议对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进行约谈,落实相关措施,改善居住环境。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加强执法监管与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增强自主守法意识,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一是做好普法宣传,引导知法守法。加大普法教育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守法援助平台集中培训等方式对企业实施定向、精准普法,引导企业知法守法。鼓励企业自主开展“体检”和主动开展自查自纠,主动积极整改,不断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二是依法指导约谈,注重罚后整改。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方式,探索学法积分等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守法。及时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不以罚代管。通过罚后整改核查、督
导服务等形式,跟踪企业整改进展和指导企业合规经营,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 希望环保、水利部门加强无锡水环境治理。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一直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作重点,持续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改善。2024年,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到92.0%,较2023年上升4个百分点;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2%,较2023年上升1.4个百分点。
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持续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以河湖保护建设为重点,坚持本质治污、源头治污。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国省考断面、长江无锡段、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目标等,力争水质稳步向好;二是列明主要任务,通过持续强化工业污染防治、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强化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监管等措施推进水质不断提升、保障重点区域水环境、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控制入河、入湖污染;三是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减排、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等6大类200多个重点工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3. 加强对饭店油烟排放的监管。
一是加强联动执法。联合城管部门印发了《2025年无锡市餐饮单位油烟污染防治联合检查方案》,一季度共联合检查餐饮单位91家次、出动364人次、发现问题6个,其中2个涉及台账问题已立行立改,4个涉及油烟设施安装提升问题已限期整改。二是积极开展试点。经开区组织街道、数据、市场监管、执法监督、建设、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划定685个门牌号码作为“禁设区”试点区域,按照“严控增量、疏导存量”的思路编制了经开区餐饮油烟治理方案。三是发挥堡垒作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二党支部联合经开生态环境局党支部深入开展“法润湖岸·环保先锋进小区”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聚焦餐饮油烟扰民问题,通过精准普法、以案释法,厘清权责边界,成功构建“居民—商户—物业—部门”多元共治框架,有效推动油烟治理从“被动投诉”向“主动合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