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

市水利局

来源:机关先锋网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根据《2024年度市级机关单位高质量发展满意度评价情况反馈函》,市水利局针对反馈的共性问题(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和涉及水利部门的针对性意见(希望加强无锡城市内河等水环境的治理),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认真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有关要求,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1. 践行四下基层制度。领导带头四不两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2025年共明确24个调研课题,涉及太湖治理、河长制、防汛防台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提升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水平。

2. 精简会议文件。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计划外发文、机械发文、重复发文,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3. 简化工作流程。创新多评合一涉水审批服务,打造涉水事项统一受理、统一评审、统一送达的审批新模式,实现涉水审批事项减流程、缩时限、提质效。

4. 整合统筹数据资源。杜绝让基层多头重复填表格、报数据、交材料,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利用,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抓工作落实。

二、加强城市内河水环境治理

城市内河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无锡城市内河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照群众意见建议,水利部门将与生态环境、市政园林、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协作、持续发力,推动城市内河水环境持续向好

1. 精准溯源,织密污染源排查一张网融合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水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工业企业排污口、生活污水直排点、农业面源污染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污染源电子档案。针对老旧小区、城中村等生活污水高发区,采用管道机器人探测、水质快检等方式,精准定位雨污混接点,为后续治理提供靶向依据。

2. 靶向施策,筑牢控源截污防火墙督促相关部门推进排水管网深度改造对破损、错接、漏接、混接等管网实施外科手术式修复;新建区域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标准,实现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溢流。针对餐饮、洗车、商铺等小散乱行业,推行排水预处理设施强制安装制度,确保污水达标纳管。

3. 系统施治,打造河道治理生态链采用控源+生态修复+智慧监测组合拳,对黑劣水体实施一河一策治理。通过底泥清淤、生态浮岛构建、水生植物群落重建等措施,恢复河道自净能力。同步推进滨水空间景观化改造,建设亲水平台、生态步道,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廊道。

4. 科技赋能,构建长效管护智慧网建立河长制+数字化管护模式,利用AI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等技术,对河道漂浮物、违法排污等进行智能识别与预警。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河道监督,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5. 活水畅流,激活水系循环动力源实施引江济太延伸工程,通过泵站调度、闸坝联控等手段,构建北引长江水、南调太湖水的动态水网体系。通过活水引流与生态补水双轮驱动,实现河道水体有序流动。

我要评价

  欢迎对各单位满意度评价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评价,请您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不了解”五选一的方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以点击按钮提交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将适时把您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不了解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意见建议 评价公示
验证码:*